玛利娅·蒙特梭利生平简介蒙台梭利生平简介

1907年蒙特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 3—6 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特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

1939年她去印度进行了一系列的讲座。当印度与意大利的战争爆发的时候,英国殖民政府禁止她的再次旅行,离开印度。

在1897年,她在罗马大学的一个精神科诊所里加入一个研究计划,她爱上了蒙特萨诺先生。在她的研究,她发现孩子们渴望感官活动和刺激,如果剥夺他们对这些的学习会造成心理疾病。

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作为独生女的蒙特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1951年第九次也是蒙特梭利最后一次亲自主持的国际蒙特梭利会议在伦敦举行。1870年8月31日出生在意大利,在罗马长大。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市开设训练课程。

玛利娅·蒙特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933年墨索里尼领导的法西斯党统治意大利,下令关闭所有蒙特梭利学校。致使蒙特梭利离开意大利,转而定居西班牙。1936年西班牙内战,蒙特梭利转往荷兰。

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读生物。读了生物,蒙特梭利觉得对医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她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学医。“女孩子学医”在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里,可谓荒谬与决不可能。但蒙特梭利不顾父亲的反对(中断经济上的资助)以及教育制度的限制,凭着她不屈不挠的努力,终于获准进入医学院研读。

玛利娅·蒙特梭利生平简介蒙台梭利生平简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