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90后小伙的致富路:培养清丰蘑菇成“网红”_濮阳清丰采摘园

16名当年考上大学的贫困生,河南华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资助贫困学生物品发放仪式在清丰一高举行,每人从董国帅手里领到2000元现金和1000元的爱心大礼包。2018年7月,

董国帅说,记得小时候,识字不多的父亲让他读一封西安交通大学的来信,写信大学生在心中感谢父亲对他的资助。那时,他就在心里埋下要向父亲那样捐资助学的志向。

助学,只是董国帅汇报家乡的其中一种方式。利用电商的优势带富乡亲,才是董国帅最大的贡献。

那段时间,董国帅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吸引粉丝,如何赚钱,甚至是如何赚足从家到公司来回14公里的油费。但是,想从别人口袋里掏钱,谈何容易?他沿着马路挨家挨户向商铺介绍“清丰同城”,换来的是无一例外的拒绝,有时甚至被粗暴地赶出门外。眼看两个多月过去,公司的进账还是零,董国帅真正感受到创业的艰难。有天晚上从一家商铺出来,看着街上的霓虹和来来往往的人群,想着一次次被拒绝的委屈,董国帅很想就此放弃。毕竟,回家跟着父亲干,那也是一方温暖的港湾啊!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一位校长想让他为学校做一次推广。董国帅很重视这次机会,他精心策划,推出了“寻找清丰最美笑脸”专题,一时间火遍清丰人的朋友圈。“清丰同城”借此吸引了五万多的粉丝。粉丝的聚集提高了“清丰同城”的知名度,他顺势又开展了“看房团”“驾考团”等活动。有次到某楼盘看房,“清丰同城”一次性帮商家卖出23套房。

11月24日上午,在清丰县六塔乡电商服务中心,百余农民正忙着将红薯打包外运。一位高大帅气的男孩,一边和来自福建的客商交谈,一边不时指导农民分拣包装。

但创业的初心和军人特有的执着,让他又不愿轻易说不。坚持有时就是胜利,第三个月,终于有一家公司愿出500元让他做宣传推广。500元,平时一顿饭也未必够,但对此时的董国帅来说非同寻常,那是他靠自己双手挣得的“第一桶金”。他激动得彻夜难眠,也增添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彼时,微信公众号早已蔓延全国,就连清丰这个小县城,也有好几个微信公众号已在当地小有名气。做新媒体,董国帅并没站到风口,他还能抓住行业红利吗?

2012年从部队退役后,22岁的董国帅回到清丰,跟着父亲种蘑菇。2016年,跟随父亲学习四年后,董国帅觉得创业的时机到了。他将目光投向了新媒体,成立了清丰县华董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申请了微信公众号“清丰同城”。

创富,只是董国帅的小目标,他的大目标是要带富。早在部队服役期间,董国帅就立下誓言:“要用自己的本事,为家乡做贡献。”

一米九几的阳光男孩,父亲是清丰有名的蘑菇种植大户,董国帅算得上名副其实的“高富帅”。但创富之心,是他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基因。

他叫董国帅,河南华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两年来,这名90后大男孩,借助互联网将清丰菌菇销往全国,自己也成为濮阳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电商扶贫带头人。

虽然起步艰难,但董国帅的创业还算是初战告捷。不过,要站稳脚跟并且创富,仅靠一个微信公众号远远不够。2016年秋,董国帅抓住自媒体浪潮,和团队快速介入百度百家号、今日头条号、爱奇艺号等自媒体平台,年底收到20多万元的回报。2017年,董国帅顺势出击,拿着在清丰公司所挣的钱,在郑州成立了分公司,承揽视频剪辑、宣传片拍摄、文案策划、电话推广等业务,在省会郑州做得风生水起。一直到目前,郑州公司60多名员工,依然稳定对接着来自全国的新媒体推广业务。

2

濮阳90后小伙的致富路:培养清丰蘑菇成“网红”_濮阳清丰采摘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