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制作软件有哪些AR-HUD光波导产业技术解析衍射光波导成主流

AR HUD是目前汽车行业的热门产品,但安装体积过大、成本过高是行业的痛点所在。部分HUD厂商正在尝试一些新的技术路线,比如说德国大陆便与Degilens尝试过光波导方案。光波导HUD凭借其平板光波导超薄的结构和二维扩瞳能力极大减小对光机体积的需求,是未来HUD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前景。而国内也有很多光波导厂商正在进入大家的视野,比如说三极光电、苏大维格、至格科技、珑璟光电、灵犀微光等,本文详细介绍了光波导方案的类型和优劣势并对国内布局hud领域的光波导厂商进行梳理。

虽然量产阶段价格会明显下降,考虑到AR-HUD平均价值量较高以及新款产品更复杂的软件设计,整体ASP将保持增长。结合大陆集团对全球HUD市场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HUD市场。

今年以来,2021年国内HUD前装配置以W-HUD为主,目前自主品牌偏爱配套国内HUD,目前TFT方案应用成熟,多家厂商有望享受从0到1的市场催化。我们认为ARHUD渗透率将迅速提升,其中PGU价值占比最大,2025年乘用车装配率有望超20%。

我们认为随着自主品牌纷纷将AR-HUD作为智能座舱主打卖点以及华为等优秀汽车电子新Tier1的催化,国内AR-HUD配置比例有望快速提升,到2025年国内HUD出货量有望达到574万,整体渗透率有望达到23%,其中AR-HUD近一半。

下一代AR-HUD需要显示与实景融合的AR信息,不仅能提供行车和导航信息,还能开拓本地生活引流新模式。AR-HUD技术壁垒较高,需要兼具自动驾驶域和智能座舱域设计能力,具体来看主要是画面位置的实时调节、虚实融合、成本以及体积问题。根据大陆预测,ARHUD份额将从24%增至2030的43%左右。

HUD抬头显示器主要由上盖、光学模组、图像生成器组成。上盖板防止太阳光直射和反射,防止驾驶员产生眩光效应;光学模组主要包括光学零件,包括平面镜、非球面镜和轴承组合等,定义了抬头显示器光学质量、投影距离等重要参数;图像生成器(PGU)定义抬头显示器产生的亮度、对比度和分辨率。

ARHUD是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最有效的人机交互形态之一,根据佐思汽研&新思界统计,逐中国HUD市场空间巨大,LCOS分辨率较高,市场迎来快速爆发。可达到整机BOM的30%-50%。由于高价值量ARHUD占比的提升和软件升级,市场有望呈现出量价齐升局面。DLP性能更好,市场空间有望在2025年达到160亿元。

PGU根据硬件组成和原理不同,北汽魔方、长安深蓝、上汽飞凡、哪吒等众多自主品牌发布ARHUD搭载车型,但光效低;是AR最具使用价值的落地场景。整体渗透率在4%左右。其中合资品牌渗透率略高于自主品牌渗透率,但成本较高且供应商单一;分为TFT、DLP、LCOS以及LBS方案。HUD上游主要由PGU光机、光学模组、上盖组成,行业正处于蓝海爆发阶段,

传统车载HUD因虚像距离短、显示画面尺寸小,容纳信息较少,实用性受限。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生态发展,增强现实ARHUD开始出现并为各大车厂所重视:更大的FOV(10°*3°以上)、更大的虚拟屏幕尺寸(70寸以上),因此显示信息更丰富,结合更远的虚像距离(10米以上),从而具备更好的交互效果。ARHUD可以成为车载智能座舱的信息平台载体,近年来开始上升到智能座舱的战略层面。

如需获取完整版PDF报告,点击关注上方蓝字“智车行家”后回复“光波导“领取

光栅制作软件有哪些AR-HUD光波导产业技术解析衍射光波导成主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