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确定了“3+1”、双学位、“4+2”本硕连读、两年制专业硕士、三年制教育学硕士等多种培养模式。我校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进一步健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机构,出台了国家和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在办学目标上明确把教师教育特色写入其中,学校以此为契机,学校注重特色发展,强力推进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全面展开!
由此,学校基本实现了四个转型:一是整体转型,实现了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的转型,并向研究教学型转变;二是人才培养层次的转型,由本科教育为主向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并重转型;三是师资队伍结构的转型,包括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的转型;四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型,形成了省部共建的新型外部管理体制和以新校区为主、多校区协调运转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郑州大学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位居全国高校第35位,被教育部誉为国内近年来“发展最快、融合最好的高校之一”。
在和谐发展问题上,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民生问题上下工夫。学校正在制订新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始终把对大学生的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正在筹备教学工作会议,修订本科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制订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推进培养模式改革,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本科生培养力度。学校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解决师生关系、学生就业等方面加大投入,千方百计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促发展。
河南财经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要务,以空间拓展为关键,切实做到
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必须致力于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对河南师范大学来说,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有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根据高校的发展规律,上规模、上层次,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要建设“在国内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科研创新团队,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加大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
新的郑州大学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抓住机遇、强化内涵、加快发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一是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校本部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4.6万人,各类研究生1.2万人,进入全国研究生培养大校行列;二是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拥有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37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三是科学研究达到新水平,现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9个,科研经费2008年达到2.1亿元;四是师资队伍建设跨上新台阶,现有专任教师3200多人,其中专职和双聘院士24人,教授578人,副教授15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00多名;五是校园建设呈现新景象,一座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校园基本建成;六是大力推进科学管理,在全校实行目标管理,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学校在本土培养院士、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自然科学奖等诸多方面实现了河南省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