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 第一节 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思想 一、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概述 (一) 科学文化的概念 科学文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科学成果与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文化之一,具备非自然性、人为性、群体性、创造性、历史性、行为规范性等基本的属性,同时又有着其自身的特殊属性,体现在它是以科学家为代表进行科学探索、实践和创造活动并辐射向全社会的一种文化。科学在整合、积累群体长期成果的基础上,使人们吸收到同伴和前辈们所作出的发现和思想,它同哲学、艺术、信仰、宗教、道德、习俗等人文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形成了具有文化内涵的高层次的文化结构。 (二) 科学文化的构成 1.科学文化的精神文化。 2.科学文化的物质文化。 3.科学文化的规范文化。 (三) 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的内涵 蒙台梭利提出:4~6岁是幼儿的文化学习敏感期,孩子是环境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就要对幼儿进行科学文化教育。 蒙台梭利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倾向于把科学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在教育内容上从宇宙万物开始,让孩子们在观察实物、建立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孩子们不但要运用多种感官亲自感知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还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学具来了解更多的特殊或细节的内容,使得这些让我们大人看上去很深奥的知识,很自然地就纳入了孩子的知识结构之中了。 二、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的特点 1. 科学文化教育是全球性的,是关于宇宙观和系统性的。 2. 科学文化教育透过操作、感官来学习,是一种探索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3. 科学文化教育给予孩子基本能力、想象空间和兴趣的研究。 4. 科学文化教育追求一种人生态度,是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准备活动。 三、 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的意义 探讨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自我概念;认识不同民族和社会的文化特质;建立宇宙观;21世纪是科技主导的世纪,了解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各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的目的 在蒙台梭利教室里,具备了动物、植物、历史、地理、天文、地质等教具,让孩子学习如何照顾动物、植物,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大环境、了解宇宙万物的奥秘、认识各种矿物等内容。 直接目的:使孩子对其生存的环境,对人、对事、对物有一定的浓厚兴趣,从自己的环境中建构自我的概念;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幼儿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幼儿接触周围世界,增强环保意识,获得科学经验;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间接目的:从欣赏、观察、认识中培养幼儿对宇宙和大自然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幼儿在未来有足够的能力和适应力、独立工作和自我发现。 五、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的原则 1. 由具体到抽象。 2. 由已知到未知。 3. 应该具有秩序性。 4. 将内容设计成可操作的工作。 5. 通过感官引导学习。 第二节 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的实施 一、 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的内容 (一) 蒙台梭利动物学教育内容 (二) 蒙台梭利植物学教育内容 (三) 蒙台梭利地理学教育内容 (四) 蒙台梭利地质学教育内容 (五) 蒙台梭利历史学教育内容 (六) 蒙台梭利天文学教育内容 (七) 蒙台梭利人体生理学教育内容 (八) 蒙台梭利科学实验教育内容 第三节 蒙台梭利科学文化 教育教学技能实训
GB T 32610-2016_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_高清版_可检索.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