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时候,发热门诊一天有100多名患者,今年12月12日当天就有855人来发热门诊就医。”成都简阳市人民医院医疗事务部部长田彬也表示。
针对发热诊室扩容布局,四川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有序推进发热门诊(诊室)扩面增容,四川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原则,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门诊、哨点)扩面增容。截至12月15日18时,四川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含中医、妇幼机构)设置发热门诊(诊室)超过1000家,设置发热门诊诊室超过4000多间(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月以来,全省发热门诊累计接诊超过48万人次。
患者可回家等结果。但需医务人员判断为轻除了发热诊室扩容,“以前患者在发热门诊检测核酸后必须等到结果后才能够离开,一些医院在积极进行人员分流。现在为了避免人员过于集中,
12月16日,记者采访多家医院发热门诊相关负责人和四川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深入了解“扎堆”现象及原因,以及各方推出的应对之策。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近期医院发热门诊患者存在“扎堆”现象,但相较于成都,省内其他市州“扎堆”情况稍好。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简称“宜宾二院”)副院长陈心足介绍说,近期该院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一直都在增加,但并未达到预期高峰。记者从眉山市青神县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发热门诊量的确有所增加,但仅为平时的一倍多。
近期各医院发热门诊患者为何急增?多名医生分析,一方面因为冬季本来就是上呼吸道感染高发期,原本患者就比其他季节要多,加之最近新冠病毒感染者不断增多,客观上形成叠加效应;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药品紧俏,一些市民存在焦虑、恐慌等心理,希望通过发热门诊来解决看病、咨询、买药等需求。“我们发热门诊一天几百个患者,但实际收治入院的只有10名患者,有90%的患者都是开药就可回家观察的。”谭玲坦言道。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则增设“阳性诊室”和发热门诊诊室,对发热门诊医护岗位进行扩容,发热门诊采用24小时轮班制,高峰时段增派医生支援,确保24小时均有医护在岗值守。眉山市青神县人民医院发挥县域医共体作用,除县人民医院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也能诊疗发热患者。省妇幼保健院在过去发热门诊有一个孕产妇诊室、3个儿科诊室基础上,各自增加一个阳性孕产妇诊室、一个阳性儿科诊室,还协调儿科医生在发热门诊开设“夜门诊”,服务夜间发热患者。
发热门诊患者“扎堆”不止上述两家医院。记者了解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患者从平时每天50人左右,近期增加到800人左右;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发热患者量平时每天近百人,现在每天近千人。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医务部部长谭玲也表示,近期该院发热门诊患者数量最多有800人,是以往高峰时期的2到3倍。
最直接的手段便是医院加开发热诊室,或者增设“阳性诊室”。“我们在发热门诊既有的一间儿童发热诊室、一间成人发热诊室基础上,增设了一间儿童发热诊室、两间成人发热诊室。如果还满足不了需求,我们还准备了应急方案。”12月16日,田彬表示,他们正在筹建“扩容”10个发热门诊诊室,届时可同时容纳200名患者候诊。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和近期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不少网友反映当地医院发热门诊出现“扎堆”排长队现象。排长队情形如何?医疗机构接诊能力怎样?压力能否纾解?
“以前我们一天可能有20个发热病人,现在一天最多500多个。”三六三医院犀浦院区感染性疾病专科副主任杨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