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张第一天,“线下小吃店的灵魂就是互动体验。“我们的店不采用手机点单。加盟店达到1200多家。在2013年11月拥有了100家分店,能够进一步促进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点单柜台的摆放也颇为讲究,王云安的蓝图正如他深耕三四线城市般脚踏实地。古茗从2013年开始规模化发展,简明清晰的柜台布局,于是两个理工科大男孩投入到了茶饮品的研发上,他并没有想过要变成谁,王云安捧在手心的收入只有102元。2016年和2017年更是实现倍数发展,在经历了被王云安称为“熬过来”的前三年生存期后,天天亏钱的日子持续了很长时间,甚至连一整年的店面房租都交不出。让消费者可以用很。
在 “动车组脑洞”里,罗振宇说道,2017年很多消费品牌来自于二三线城市。同时,创业不再是新兴阶层的专有权利,日常生意中累积的经验和知识变得价值连城。“古茗”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罗振宇作为例子引出。
2017年12月31日,在罗振宇“2017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上,一家诞生于浙江台州温岭的“奶茶店”火了。
王云安告诉记者,一家小小的茶饮店,颇多讲究。除了用罗振宇提到的“灯很亮”来吸引消费者外,一家小小的奶茶店如何上演销售奇迹,王云安有自己的“通关秘籍”。
“2017年,很多人都在谈论喜茶。其实,还有一家叫做‘古茗’。7年前,它在浙江台州的一个镇上开了第一家店,今年开到了第1200家店。想不到吧?那他有什么诀窍呢?其实都是这种小知识。比如,他发现,在小镇上开店,装修不见得要多高大上,但是灯一定要亮,要成为当地的路灯。镇上的灯光通常是很暗的,你的店特别亮,顾客就觉得这家店更好、更干净。”
王云安没想到,当初因各方资源不足而选择在温岭开店,却成就了古茗,也迎上了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的风。
2010年,王云安从杭州毕业回到老家台州温岭,发现在浙江理工大学求学期间喝过的奶茶,在老家却难觅踪迹。考虑到奶茶店起步门槛较低,于是王云安选择从奶茶店起步。
实践教会他“产品才是王道”,体验感较差。在动辄喊出“三年创造XX届星巴克”的创业圈,手机点单太冷冰冰,他心中理想的愿景是:“我希望将来茶饮能像喝水一样便利,终于,开始死磕“味道”。王云安认真的说道,消费者和店员之间缺乏交流,
“每人每天要喝二三十杯调制出来的奶茶,饭都不怎么吃了。” 如今,古茗建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饮品更新频繁,2017年全年便实现原有产品的两次迭代,同时精挑细选,推出十余款新品。
规模大了,奶茶茶饮的味道如何保证?古茗耗费4000万元自建配送体系,加盟店面中的900多家由自有物流送货上门,将最新鲜的食材原料送到店门口。
盏盏明灯为火,深耕三四线城市,这家“奶茶店”已在三四线城市星火燎原,蓬勃生长。
王云安告诉浙江在线记者,当下奶茶店虽品牌众多,但尚未形成规模,“头部效应”并不明显,竞争虽有但还不算太激烈,“在国内,我认为有规模、有较大竞争力的品牌不超过10个,但接下来会出现很真正的‘百团大战’。”
台州温岭大溪镇德明东路上三十多平米的小店,成为这位86年小伙和同伴创业的开始。这家名为“古茗”的茶饮店,正是日后“浙江最多加盟店的茶饮品牌”的雏形。